自2021年起,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携手宏服软件实现招聘流程线上化,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三批高层次、紧缺专业人才公开招聘工作。据悉,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招聘管理系统于2020年12月启动实施,2021年1月中旬完成系统开发并上线运行。红会医院的系统建设,有哪些招聘秘籍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红会医院的“招聘秘籍”
秘籍一:规范医院招聘工作流程,提高招聘效率
医院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招聘受到一定的体制掣肘,因此招聘效率一直广受诟病。医院一旦要进行一次招聘,人事工作者的工作就纷至沓来:整理招聘计划提交审批、将简历转换成上会汇总表、筛选简历并进行反馈、笔试安排、笔试通知、面试安排、面试通知、公示、体检、政审等等等,大量的工作若是采用线下进行的方式,不仅工作量大,周期长,且工作流程不清晰,易产生差错。
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通过建立招聘系统实现科室需求上报、在线审批,在线打印科室用人申请报告;
人事科需通过系统快速汇总招聘需求、发布招聘计划、导出上会材料并打印;一键生成招聘公告,同时也可公告自带岗位列表;通过微信、钉钉集成,通过移动端实现对建立的筛选或相关操作等等等,实现了招聘全流程在线化,大幅度提升效率。
秘籍二:优化应聘者服务体验,提升沟通效率
医院招聘工作很容易变成每个科室的“独角戏”,例如人事部门心急如焚,而用人科室却不疾不徐;简历给了很多,是否及时处理、有无及时反馈,人事部门无从知晓等等,这些情况会导致应聘者在投递简历后,石沉大海,准备了好久却没有反馈,过了一段时间却又突然接到电话被要求去面试,面试了之后也不能及时得到反馈结果,导致应聘者对医院感官下降。
红会医院通过建立符合招聘管理办法的招聘系统,提供多部门、多科室协同通道,实现智能化操作。通过将需求上报、简历投递、简历管理、录用管理等招聘全过程线上协同进行,快速打造个性化独立门户,创立更佳雇主品牌形象。同时医院通过系统展开“立体化、中心化”的招聘模式,实现招聘门户、微信招聘、员工内推、主流招聘平台等多渠道简历信息统一汇入;
通过邮件、短信、微信等多通道主动反馈,提升应聘者体验,增加医院对人才的吸引力,增加用户粘性。
秘籍三:降低医院招聘成本,形成动态人才库
据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(2021)》指出中国网民规模为9.89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.4%,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,现如今医院人才也在不断向移动端聚集,同时,医院越来越依赖第三方招聘平台,这就导致了每年都需要持续支出,但流量却没有持续性,人才库形同虚设,无法对潜在应聘者形成持续影响。
红会医院通过招聘系统,使医院的招聘渠道向移动端发展,通过微信传播,建立并持续影响潜在“人才库”。
同时通过打造个性化独立门户,实行招聘门户、微信招聘、员工内推、主流招聘平台等多渠道简历信息统一汇入,最大程度打开人才入口,降低医院招聘成本。
红会医院此次携手宏服软件建立的招聘系统目前使用态势良好,自系统建立以来已完成三次公开招聘工作,截止到目前为止网站点击率高达70777次。通过招聘系统的建设,红会医院规范了人事部门的工作流程,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,也树立了更加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。
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
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(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)创建于1928年,前身为法国天主教会修女郝格勒在现址创办的仁爱医院,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浙江省首家胸科医院。经过数代人的努力,医院规模不断扩大,医疗技术不断提高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中西医结合特色日益彰显,如今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、科研、教学、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。
医院拥有42个临床科室、9个医技科室和38个护理单元,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、浙江省中医药重点专科4个、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,杭州市重点学科10个(高峰学科2个)。
医院核定床位1000张,在职职工1670人,其中高级职称305名,博士31名,硕士346名,博导1名,硕导36名;拥有浙江省国医名师1名,省级名中医6名,市级名中医10名,市级青年名中医5名,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名,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培养对象2名,浙江省医坛新秀5名,浙江省“151”人才、杭州市“131”人才38名,兼职教授、副教授49名。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省公益技术研究项目、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、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300余项,获省市级科技奖项30余项。
电话:400-680-1185